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分别为导论、北京地区黄檗生存群落生态学研究、北京西部山地濒危植物刺五加生存群落生态学研究、北京山区核桃楸群落生态学研究、北京地区也是大豆生态学研究、北京山地青檀群落生态学研究。全书各…
本书包含概述、功能团生态学、生态力的定量和对应原理四部分,内容共三十章,包括:生态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态力学产生的背景;功能团生态学的概念;功能团的结构等。FN9135795622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小鼠转基因和基因敲除的常规技术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使更多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生和科研人员能学习和使用这些技术,并充分利用日益丰富的基因修饰小鼠资源,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FN9135227…
1517FN9136860522
本书以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对物种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探索、逻辑推理和分析,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提出了自己关于物种起源真相的理论——…
哈特维希·豪斯多夫和彼得·克拉萨在1980年代成为第一批成功进入中国曾经未向旅游者开放的禁止区域的人。他们通过图片和报道带回西方的考古资料震撼人心,令人惊奇。他们认为,来自宇宙的众神(即古代的外星文明…
本书详细介绍了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遗传与进化、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的关系、线粒体基因组的线粒体基因应用价值。论述了DNA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以及DNA分子标记在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
本书分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建构、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部分,收录了谈谈生态文明、西方现代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价值危机、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的生态和谐理念等众多论文。构…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研究简史与展望、水螅和水母形态学和组织学、发育、刺细胞、地理分布、生态作用及其实践意义、分类系统、鉴定特征和特征形态、水螅虫总纲分亚纲检索和标本采集、固定与保存等;各…
本书共分九章:湿地概述,湿地植物,植物床人工湿地对污染水的净化作用,湿地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湿地植物美学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红树林湿地,湿地对珍稀濒危生物的保护,植物遥感监测技术,湿地植物的生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