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番茄病毒病。病毒病是保护地栽培秋番茄的重要病害,其症状主要有以下3种。

①花叶型。番茄叶片上出现轻微斑驳或有明显花叶,新叶小,叶脉紫色,植株矮小,果实表面出现花斑状。

②条斑型。植株地上部分均可表现症状,主要在果实、茎秆上形成暗绿色至黑褐色条斑,表面下陷并坏死,最后植株萎蔫枯死,病果畸形。有些在果面上生有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有些在叶脉上生有黑褐色油浸坏死斑,并顺叶柄蔓延至茎部。

③蕨叶型。新叶呈线状,病株常矮小,呈黄绿色,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病情严重的卷成管状,全部侧枝都生成蕨叶,复叶节间缩短,呈丛枝状。

不同病毒源传播途径也不尽相同,多通过汁液接触、昆虫为害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多发于高温干旱环境,在气温15~38℃、相对湿度80%以下适宜发病,最适感病生育期为五叶至坐果中后期;上海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4~7月和9~11月。番茄病毒病防治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选择优质抗病品种。

②播种前消毒处理,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半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后使用。

③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避免人为传播病毒。

④加强苗期防治,从三叶苗龄开始,使用菌克毒克250倍液或迁毒25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防治2~3次。

⑤及时防除蚜虫、蓟马、粉虱等害虫,清除传播媒介。

(2)辣椒病毒病。病毒病是辣椒上的主要病害,受病毒病为害的植株会落叶、落花、落果。辣椒感染病毒病由于病毒种类不同,所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果实上呈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瘤状突起,病果畸形,易脱落;苗新叶发黄、卷边。

预防可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再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随后播种;或把种子放入70~72℃的烘箱烘2~3天。

患病植株可用宁南霉素等抗病毒药喷雾防治。该病害的传毒媒介主要是蚜虫,病土也可以传染,因此在高温干旱条件下,蚜虫的防治是极其重要的。建议在蚜虫盛发期选用啶虫脒、阿维菌素系列的药剂,每隔3~5天防治1次,可较有效地控制蚜虫。

(3)丝瓜病毒病。从植株定植后就可感染,幼叶呈浅绿和深绿色,有斑驳或退绿小环斑。老叶感病时呈黄色和黄绿色相间花叶,叶脉收缩使叶片歪曲、畸形。严重时叶片变硬发脆,叶缘缺刻加深,后期产生枯死斑。果实感病时,病果呈螺旋状畸形,有退绿斑。该病一般种子不带病,病毒由蚜虫传播。由潜伏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的越冬蚜虫传播。当春季发芽后,蚜虫开始活动或迁飞,为害各类作物。

丝瓜病毒病应以防为主,首先选择耐病性强的品种,适当提早播种或推迟播种,以避开蚜虫迁飞高峰;其次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第三注意轮作换茬,不要在前茬是瓜类的田块种植,也不要与黄瓜、甜瓜相邻种植;第四田间和周围常除草,定植后定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5%啶虫脒乳油等农药喷雾防治蚜虫。

(4)蚕豆病毒病。被害植株开花结荚显著减少,甚至开花不结荚,影响产量。蚕豆植株感病时,主要症状是花叶皱缩类型。植株矮小,叶片皱缩卷曲肥厚,色浅黄色,叶面有深浅不同的斑块,沿叶脉绿色,叶面黄绿色,根部完整不腐烂。发病较轻的植株不矮缩,仅心叶有些卷缩黄绿;发病中等的植株较矮小,但结荚减少;发病严重的植株,茎节间缩短,明显矮小,叶片细长,不能开花结荚或虽结荚而畸形。

蚕豆病毒病可种子带毒,也可通过接触或蚜虫传播为害。对于病毒病,目前无特效农药可防治。应从轮作换茬着手,从无病田块中采种。前期早治蚜,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发现植株中部已结荚,上部还在开花时,采取摘心封顶,可减轻为害。

(5)白菜病毒病。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或抽风。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该病自苗期至包心期均能发生,发病时,叶皮皱缩,凹凸不平,尤其是心叶呈拘挛状,并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叶脉上产生褐色坏死点或条纹,有时叶片向一边歪转。植株短化严重时不能包心,中后期发病虽能包心,但在叶球内部的坏死点会腐烂,即便不腐烂也失去了商品价值。

病毒可以在种子表皮、杂草上越冬,然后由蚜虫传播。在大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条件时,蚜虫大量繁殖传毒,发病严重。幼苗六叶期前是病毒病的感病期,发病越早受害越重。所以,防治大白菜病毒病的关键时期是苗期和生长前期,在这两个时期要及时防治蚜虫,可选用10%咇虫啉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等药剂,每5~7天喷雾1次,连续用2次,压低虫口基数。农业防治也不可忽略,一是种子消毒,二是及时清除杂草,创造一个有利植株生长的环境条件,能减轻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