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保护地设施内进行二氧化碳(CO2)施肥,有许多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具体方法如下。

(1)施放“干冰”法。即施放固态CO2,固态CO2在棚内升华为气态CO2,供作物吸收。此法优点:操作简单,气量足,易控制。但成本高,安全性差,贮运条件严格(冷藏运输、贮存)。

(2)钢瓶法。利用酿造工业的尾气,将CO2提纯后收集入钢瓶中,直接在棚中施用。优点是气体纯,气量足。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运输不便。

(3)增施有机肥法。增施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发酵分解产生CO2,此法优点在于原料就地取材,成本低。缺点是产气缓慢,气量无法控制,同时易产生氨气等有害气体。

(4)燃烧法。燃烧天然气、液化气、沼气、蜂窝煤等燃料产生CO2气体。其优点是供气量大,操作较方便,但基础设施投资大,气量不易控制,同时易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为害蔬菜生长。

(5)化学法。在塑料桶内利用碳酸盐跟酸反应产CO2。此法优点是成本低、产气快。缺点是操作方法不易掌握,操作不当易造成对人和作物的伤害,安全性差。

(6)土壤颗粒气肥。此法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泛,产品有“双微”、CO2颗粒气肥等,它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资源,采用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取的生物气肥,施入土壤后,即能产生CO2气体。其优点是使用安全可靠、方法简便、不需能源和辅料、不需特殊装置,施用量小、贮运方便、无毒害、不污染环境,同时能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缺点是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土壤湿度不够产气缓慢,湿度过高,虽然产气快,但不利于棚内土温增高和作物生长。使用方法为在时间上待作物定植活棵后生长到一定高度,一般在作物定植后2~3周穴施,20~25天后补施1次。每次每平方米施1粒(10克),深度在3厘米左右,埋入土中后,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